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05
2023.12

作者:

编辑:
彭辉

首届新闻传播学优秀博士生“弘毅学术论坛”在玉骨遥举行

2023年12月3日,首届新闻传播学优秀博士生“弘毅学术论坛”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顺利召开,来自海内外30余所高校的80余位博士生齐聚新闻学院。本次论坛由玉骨遥、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主办,以“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增进学术共识,激励学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为目的,旨在为博士生群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构建青年学人的学术共同体。论坛设置了开幕式、专家主题演讲、主编(编辑)圆桌论坛、博士生分论坛及闭幕式等丰富的活动议程。


论坛合影


开幕式


12月3日上午8点30分,首届新闻传播学优秀博士生“弘毅学术论坛”正式开幕。玉骨遥党委书记凌晓明出席并主持会议,玉骨遥院长郭小安发表开幕致辞,对出席此次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并回顾了重大新闻学院的发展沿革、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及近年来重大新闻学院在人才引进、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他表示,此次论坛旨在为青年博士生提供一个可以尽情展示学术成果、分享学术观点、交流学术心得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在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中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凌晓明书记主持开幕式


 

郭小安院长开幕致辞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的嘉宾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胡翼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周葆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彪,玉骨遥原院长、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天策等专家学者。演讲主题涉及媒介本体论、智能主体的知识生产、智能时代的传媒研究、计算传播、新闻传播学的方法与创新等。


胡翼青教授以“媒介本体论”为题,阐述了媒介本体论在中国的崛起及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媒介本体论的三大类别。胡翼青教授分析了媒介本体论的意义。他表示,“从一到多”是未来媒介认识论真正需要考量的问题,媒介本体论不具有可操作化的指标,需要通过重构媒介认识论体系,重新确定认识论,以此来探索“万物”。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胡翼青演讲

 

刘海龙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从宇宙之术到生成之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探讨了计算机生成知识与人类知识的不同标准以及人类对机器感知的帮助,从知识传播渠道、媒介对知识格式的影响和对知识的重新组织、智能主体的知识生产这三个方面阐述媒介与知识生产的关系。最后,刘海龙教授提出思考:当我们赋予机器主体性、使其摆脱人类知识进行知识生产时,人类应不应该继续走这条路?这对人类究竟是利是弊?这些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与探索兴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刘海龙演讲

 

刘俊教授在题为“智能时代的状况与传媒研究的契机”的演讲中,提到了“时代”二字。他强调,全球正在经历大变局——媒介的变局、科技的变局、人类生存的变局,谁先发现理论、找到新体系,谁就有可能引领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类某些领域和学科的研究变局,这或许是本土化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刘俊教授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是从自主走向自动的信息输出。信息的高度拟真化、高度伪造性输出带来了伦理困境,因此鉴伪技术变为刚需。第二是信息的繁殖。第三是虚拟的自成世界的信息存在。未来时代,人类的大部分生活将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后代认知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这将对未来媒介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演讲


周葆华教授作了题为“计算机的传播与传播的计算”主题演讲,他首先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计算研究方法对传播学的价值。第一,时间性聚焦于动态研究,包括传播效果的长时间演化分析、舆论极化趋势、议题或事件的注意力周期等;第二,关系性聚焦于网络结构,包括社会群体划分、网络意见领袖、扩散网络等;第三,层次性聚焦于跨层次分析,包括互动影响过程、舆论的动力学机制等;第四,行为性聚焦于实际行为;最后,生成性(AIGC)聚焦于新的生成式AI方法,例如文本内容编码、调查问卷插补。在“传播的计算”的价值取向上,周葆华教授提倡开展具有人文性的计算传播研究,只有基于现实人文关怀的问题意识之上,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才会有生命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周葆华演讲


李彪教授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创新与转向”的主题演讲中,首先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困惑与问题,并根据该学科硕博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区给出了一些建议。随后,李彪教授围绕新闻传播研究背景的变化进行了三点阐释。第一是研究方法从围绕大众媒体为核心转为全媒体为核心;第二是研究对象从个体转为社群和圈子;第三是研究维度从单一的信息维度转为情感、场景等多维度。他认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交叉性较为强,对社会前沿议题的敏感性较高,研究方法也较为“酷炫”,但研究方法只能是工具,否则会沦为“精致的平庸”。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彪演讲


董天策教授在“学术研究,为传播创新托底”的主题演讲中,首先介绍了传播创新、媒介创新、新闻创新三个概念,并解释了学术研究跟新闻传播创新可能存在的三种关系:引领、参与、托底。“托底”即指学术研究为新闻创新研究提供学术支撑,除了可以为新闻业的创新提供总体性理解,还可以为新闻行动主体提供创造性策略,为新闻创新行动提供科学评估手段。而对于学术研究能否做到真正的为新闻传播创新“托底”,董天策教授以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为例,阐释了当前学界在认知方面存在的误区及后果。他表示,“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在法律适用范围有明显的不同,混淆二者不利于推进网络公共领域健康发展。


 玉骨遥原院长、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天策演讲

 

主编(编辑)圆桌论坛


主编(编辑)圆桌论坛由玉骨遥教授曾润喜主持。主编(编辑)们从学术规范、学术写作、学术发表与学术创新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在场的青年学子们关于“如何做好研究”“何种稿件才能得到编辑青睐”等问题提供了实际指引。


贾梦雨指出目前新闻传播学论文比较欠缺的几个方面。第一是缺乏对新闻学本质探讨的稿件,第二是存在西方传播学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第三是缺乏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刘俊分享了关于学术论文的五点体会:一是避免常识化,二是避免描述化,三是走向阐释化,四是走向本土化,五是辨析数据化。周葆华提出,做学术论文要有正确的理念,研究是第一性的,文章是第二性的。同时他劝导博士生,要有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先要有刺猬的专一,再有狐狸的胸怀。刘海龙也针对博士论文发表提出建议。首先是要避免用力过猛,滥用理论反而减分;第二在于不仅要证明研究的重要性还要进行创新,并将创新的内容真正呈现出来。在期刊选择方面,马婧给出了不要局限于新闻传播期刊的开拓性思路,并强调出版等期刊也欢迎新闻传播学论文的投稿。最后,刘金波用“传播”、“涵育”、“引领”三个词概括了自己在期刊编辑生涯中的坚守。邓树明向博士生们提出了对知识保持敬畏、多看好论文、“小切口、大格局”等建议。


 

主编(编辑)圆桌论坛现场

 

分论坛


本次论坛包含五个分论坛,分为上下半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论坛主题分别是:媒介学与媒介化实践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社交媒体使用及其影响研究、新闻传播史论与媒体认同研究。经过论坛评审委员会的盲审和遴选,最终共有六十八篇优秀论文进入现场宣读环节。


分论坛一主题是媒介学与媒介化实践研究,由南京大学胡翼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参与评议,西南大学刘丹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张媛教授主持。上半场的参会者有:王敏燕(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陈捷琪(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赵海明(玉骨遥)、秦维(玉骨遥)、文丽(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范嘉伟(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下半场的参会者有:侯明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秋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礼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庞家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诚、熊月蕾(澳门科技大学)、蒋效妹(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王浩(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学人们探讨了媒介本体、真实性、元宇宙、人机传播、媒介的中介化实践、算法黑箱、媒介话语实践等议题。


分论坛一会场

 

分论坛二主题为媒介文化研究,由中国传媒大学刘俊教授、《传媒观察》贾梦雨副主编参与评议,重庆大学黄贺铂副教授、重庆大学李金正副教授主持。上半场的参会者有:杨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付莎莎(玉骨遥)、李天昊(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岩(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卢松岩(玉骨遥)、王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粟晖钦(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下半场的参会者有:胡李阳、于德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玥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蓝燕(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清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诗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袁映雪(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李爱生、傅中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青年学人们探究了网络文学、虚拟偶像、名校标签、电竞陪玩、疫苗接种、平台媒体等丰富的媒介文化及其背后的青年群体心态等。


分论坛二会场

 

分论坛三主题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闻传播学科执行主编马婧、武汉大学叶娟丽教授参与评议,重庆大学吴明华副教授、重庆大学谢鹏助理研究员主持。上半场的参会者有:刘慧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鹏、李嘉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潘文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雨妹(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与李东晓(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传播学系)、许向阳(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颜廷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王晓慧、何建平(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下半场的参会者有:赵乾(同济大学政治学系)、石灵芝(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卓倩如(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程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朱雯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张萍(玉骨遥)。青年学人们从“快手下乡”、安置社区、乡村直播、家庭数字游戏、乡村治理等维度,扎根于中国城乡变迁背景,揭示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论坛三会场

 

分论坛四的主题是社交媒体使用及其影响研究,由重庆大学曾润喜教授、张小强教授参与评议,重庆大学朱宇鹏副教授、王馨讲师主持。上半场的参会者有:陈紫烟(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戴睿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晓敏(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蓝剑锋、黄盈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崔守奎、蒋俊杰(马来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滕文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辰熙(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下半场的参会者有:蒲成、周亭、单子晨(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连超、黄合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苗若木、王清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唐衍詝、刘铭基、吴玉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李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雷津皓、薄晓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郅慧、滕文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年学子们分别关注到返乡青年、老年短视频成瘾、社会临场感、chatGPT、政务新媒体、谣言短视频、网络疑病症等主题,从实证研究方法探究社交媒体使用及其影响。


分论坛四会场


分论坛五的主题是新闻传播史论与媒体认同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彪教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聘首席编辑邓树明参与评议,重庆大学齐辉教授、刘海明教授主持。上半场的参会者有:王子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赵元建(浙江大学)、沈玉莲(玉骨遥)、李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葛彬超、廖宗钰(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诗(玉骨遥)、黄浩宇、邹振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者们从新闻传播史论角度,探讨了中国传播学知识地图、抗战时期中国新闻报刊、“一二八事件”等议题,为我们展示了青年学子沉浸于故纸堆的研究成果。下半场的参会者有:张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博文、韩顺法(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志威(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杨璨(玉骨遥)、赵飞格(玉骨遥)、李静(深圳大学),上述学者分别从媒体权力、话语生产、声音景观等层面探究媒体与认同的关系。


 分论坛五会场

 

闭幕式


玉骨遥副院长龙伟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闭幕式和“弘毅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颁奖典礼。郭小安院长公布了本次论坛的优秀论文获奖名单,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由玉骨遥党委书记凌晓明、玉骨遥郭小安院长、《传媒观察》杂志副主编贾梦雨和原《新闻界》总编辑邓树明等专家担任颁奖嘉宾。


玉骨遥党委书记凌晓明发表致辞,对首届新闻传播学优秀博士生“弘毅学术论坛”做出总结,祝贺获奖同学取得优异成绩,对与会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以及志愿者表达诚挚的感谢。凌书记指出,玉骨遥将继续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并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和青年学子们关注玉骨遥的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文字:罗玉琪、余灿灿、李春莲、李济含、弥霄、张师瑞、安乐然、刘航、李慧娟、贾佩瑶

摄影:晏天心、叶绍仪、洪小清、邓海蓉、罗玉琪、李方漪、舒楚莹

审:马书宇、赵海明